发布时间:2018-10-24 来源:科技日报
10月2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中国地震局在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就高铁地震预警开展战略合作,通过科技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提高高速铁路抵御大震巨灾风险能力。 在签约仪式上,双方均表示,将继续深化高...
发布时间:2018-10-16 来源:新华社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灾害应对史。日本地震、美国飓风、印度尼西亚海啸、澳大利亚山火......地球的各类"咆哮",随时可能摇撼人类社会。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需要建立高效科学的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防...
发布时间:2018-10-15 来源:新华社
--专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以地震及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较为突出。今年我国地震是否处于高发态势?目前我国地震的预测预警工作进展如何?近些年...
发布时间:2018-09-27 来源:人民日报
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具备科学素养,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如何?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近日,在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
发布时间:2018-09-25 来源:科技日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陆及周边地区进入了相对的地震活跃期,地震数量明显增多,分布范围明显增大,我国防震减灾形势非常严峻。"全国人大常委会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组25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同...
发布时间:2018-09-14 来源:科技日报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前表示,受蝙蝠启发,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完全自主的地形机器人,它能像蝙蝠一样发出声音并分析回声,以识别、绘制和避开户外障碍物。研究人员认为,声音导航在未来机器人的应用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发布时间:2018-08-31 来源:人民日报
8月3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我国科学家罗俊与其团队测量引力常数G的最新结果,该团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G值,精度均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吻合程度接近10的负5次方的水平,这一结果为确定高精度引力常数推荐值做出实...
发布时间:2018-08-08 来源:人民日报
近日,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这对于保障土木、水利、海洋、交通等重大工程...
发布时间:2018-07-26 来源:科技日报
7月18日至21日,科技日报实习记者随全国人大常委会防震减灾法执法检查小组赴江西考察,参观了2016年建成的地震行业首个氡平台。该平台由氡观测仪校准实验室和氡观测仪检测(比测)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分别设在江西省地...
发布时间:2018-07-26 来源:中国科技网
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计划单列项目"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与升级推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单位地调局物化探所近日对项目下设的4项勘查技术标准项目进行了成果验收。经专家审查研究,4项...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地球科学研究称,光纤电缆已被用于检测地震信号,为地质断层成像。这表明未来宽带通信网络或可用于定位和评估地质断层,光纤电缆或可用作地震仪的一种替代工具。 地震监测是指在地...
发布时间:2017-06-23 来源:科学网
一提到地震,人们首先联想到山崩海啸,房倒屋塌,以及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但对地震学家来说,地震却不完全是个"坏东西"。作为目前少量可以穿透整个地球的信号,地震波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因此,天然地震也...
发布时间:2017-06-20 来源:科学网
水有力地塑造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厄尔尼诺带来的降雨使该州洪水泛滥,严重的干旱则将其蒸干。如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水或许还扮演了另一重角色:触发地震。 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的地球物理学家Christo...
发布时间:2017-06-09 来源:中新网
6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地震局公布最新编制的《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工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项凝聚近百名院士专家心血的工程将全面提升中国地震科技水平和防震减...
发布时间:2017-05-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一个有关地震的经验法则正在被打破。数十年来,地震学家假设个别断层(以及更长断层上的孤立碎片)的断裂与其他断层无关。这就限制了一个断裂带能产生的潜在地震的最大量级。但2016年11月14日,一场7.8级地震袭击了新...
版权所有:陕西省地震局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边家村水文巷四号
电话:029-88465498(应急值班) 邮编:710068
陕ICP备11004727-1号 网站标识码bm5326000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295号
网站地图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