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房子盖得好 地基基础要牢靠
不良地基要处理 基础圈梁很重要
许多震害,往往是由于地基失效而引起房屋破坏。地震时,地基土失去承载能力,或突然产生过大的沉陷,或发生不均匀沉陷等,叫作地基失效。会导致失效的地基,属不良地基。图5、图6、图7是地震时因震陷或不均匀沉陷等导致墙身开裂、房屋损坏的实例。

图5

图6

图7
地基失效可以通过地基处理达到预防的目的,因此,必须先处理后建房。
一、摸清情况,划出软弱土分布范围
打算用作房屋建设的场址,往往是祖祖辈辈生活、劳动的地方。首先,应通过调查,摸清这些地方的历史变迁及地表的变化情况;然后,用简单易行的办法,划出软弱土的分布范围。常用的方法是:用钢钎或洛阳铲等,在准备建房的地方探查,划出不良地基的范围,再进行处理。
二、哪些场地土在地震时容易引起地基失效
1.淤泥、饱和黄土、新近堆积土、杂填土都属软弱土;通常把墓穴、坑、井叫作有问题的土。这些土,在正常情况下,往往也会因不均匀沉陷而导致墙身裂缝。地震时会因沉陷加大而使墙身开裂甚至遭到损坏。
2.在古河道、古湖泊、旧池塘的边缘和半填半挖的地方建房时(图8)由于房屋下地基土软、硬不一,会因不均匀沉陷导致墙身开裂。地震时,开裂加剧,甚至破坏。
3.容易出现砂土液化的地基。砂土空隙被水充满时叫饱和砂土。比较疏松的饱和砂土,在地震强烈震动下,有可能形成悬浮状态而失去承载力,叫砂土液化。处于上面的建筑,会因沉陷突然加大,而破坏。国内外许多地震都曾出现过砂土液化现象。图9是台湾1999年9月21日地震时发生砂土液化的景象。我省泾4.8级地震,在泾河河滩地发现有砂土液化现象。地震时能不能发生砂土液化,是可以预先测评的。我省渭河两岸有些地方就属砂土液化区。

图8

| 
|
台中港大面积地基液化,码头到处可见沉陷和裂缝
| 局部砂土液化造成房屋倾斜
|
图9
三、对不良地基的处理
1.换土法:
把需要处理的土挖除后,用素土或2:8(或3:7)灰土分层回填夯实就是换土法。
换土的范围:
宽度:按基础宽度每边再外放30厘米。
深度:一般按基础宽度的1~1.5倍。如果以下还有空洞、墓穴、松软土时,则需加深。
2.加密法:
指用振动、振冲、砂桩、强夯等,可使疏松砂土得到加密。加密后就可以防止砂土液化。比较厚的杂填土、填土用灰土桩、强夯、振冲等办法处理后,承载能力可以达到要求,不均匀性也会得到改善。
3.加设基础圈梁:
遇到地基不均匀时,应加设基础圈梁,以阻止墙身开裂或裂缝发展。其做法见图10。

图10、基础圈梁做法(单位:毫米)
四、几种常用的基础做法
沿着墙身设置成长方形的基础,叫作条形基础(图1,、图12)。基础材料选用时,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基础做法因采用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 
|
图11、基础平面示意
| 图12、条形基础示意
|
1.基础埋深:
基础埋在土中的深度叫埋深。一般都应把基础放在比较好的老土层或经过处理以后的土层上。在寒冷地区还要放在冻土层以下。同时,不能使基础大放脚露出地面。
2.基础宽度:
经过处理后的土,较好、较密实的老土,可按图13至图20所示尺寸进行施工。如果基础设在没有处理的软弱土上,基础宽度要放大;如果基础设在坚硬土层上时,其宽度可以适当减小。基础放大或减小时,大放脚要作相应调整。
3.基础类型:
(1)灰土基础(图13、图14):

| 
|
图13、单层房屋基础
| 图14、二层房屋基础
|
注:1.图中士0.000指底层室内地面。2.图中所注尺寸单位均为毫米。
(2)砖基础(图15、图16)

| 
|
图15、单层房屋基础(垫层用C10混凝土)
| 图16、二层房屋基础(垫层用C10混凝土)
|
(3)毛石基础(图17、图18)

| 
|
图17、单层房屋基础
| 图18、二层房屋基础
|
(4)毛石混凝土基础(图19、图20)

| 
|
图19、单层房屋基础
| 图20、二层房屋基础
|
4.基础材料的要求:
灰土:3:7(2:8)灰土,指用3(2)份石灰、7(8)份土伴合均匀,分层夯实而成。
基础中,用强度等级为MU10的实心粘土砖,砂浆的强度等级》M5。
毛石混凝土:在C15混凝土中掺入25%一30%的尺寸小于30厘米并经过冲洗干净的毛石。
基础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钢筋用I级钢筋,代号为中。注:材料的强度等级是指对材料按强度进行分类,与过去的"标号"相似。"MUM"、"MXX"、"CXX"分别表示砖、砂浆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