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中心地震台始建于1977年,最初位于榆林市榆阳区王家楼村,是陕西省地震局在陕西北部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专业地震监测台站,在鄂尔多斯地块北部区域地震监测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地震监测所需环境的特殊性,台站一般处在极其偏远、交通极为不便的地方,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起初,地震监测还使用的模拟仪器,由于地震发生突然,需要及时处置数据,台站人员24小时以台为家,随时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分析处理地震数据,城市的喧嚣已经让人们忘了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默默无闻的为地震事业奔波奉献。
随着地震事业的快速发展,"十五项目"、 "灾后恢复重建"、 "背景场探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推进,地震仪器由模拟时代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地震监测台站的数量有了飞速的增长。"十五"期间,榆林地区分别新建了榆林国家级数字地震台、绥德测震台、榆林地磁基准台,以增强陕北地区及鄂尔多斯块体的地震、矿震和前兆监测能力。尤其是榆林地磁基准台的建设,弥补了该地区前兆监测的空白,完善了全国台网布局。"十一五"项目增建了横山、定边2个测震台,进一步增加了陕北的地震监测能力,监测手段由以前的模拟仪器改造为数字化仪器,提高了该区监测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地震台站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地震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环,作为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区重要的地震监测点,榆林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中国科学台阵二期项目中,榆林台参与架设了16个台站的仪器,担负了陕西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近一半的台站架设任务,独立负责了内蒙16个台站的巡检与工作数据收取,为了完成架设和巡检、维护任务,榆林台的职工三年累计行驶15000公里。架设仪器时正值12月,大漠深处常年风沙肆虐,台站的人员经常顶着风雪,冒着风沙开展工作,还要确保仪器架设精度。牧区周围荒无人烟,与最近的镇子也有几十公里,为了抓紧工程进度,台站人员经常等到一天工作结束,午饭合并晚饭一起吃。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台站科研能力,近年来,榆林台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紧紧围绕台站主责主业,改革创新,不仅强化业务值班和子台运维等多项规章制度,保障地震观测系统运行维护顺畅,数据处理、异常落实和环境保护任务及时完成,领导更是带头申请项目课题,以科研绩效考评为导向营造学术氛围,想方设法激励大家的科研热情,为陕北能源基地的地震监测和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台站职工坚持不懈地努力,榆林台数据观测质量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2011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评比前三名十次,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地磁台网数据评比全国前三名。近三年,台站职工承担课题七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六篇,申请软件著作权两项,科研水平显著提升。
四十年风雨,榆林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望未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地震行业精神,将在榆林台接力坚守,为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