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深层滑坡监测系统,该系统能迅速监测到何时何地发生了深层滑坡。
深层滑坡一般由暴雨和地震引起。深层滑坡发生时,除山坡斜面上的地表土层外,地表下面的岩层也会出现大规模崩塌。因此,深层滑坡所造成的灾害更加严重,有时它所产生的大量土石会还阻塞河道,形成堰塞体。而这种深层滑坡监测系统则有助于有关方面迅速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并警示居民及早避难。
防灾研究所助教山田真澄率领的研究小组,对日本全国约1000处地震仪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一种振动会逐渐加大的特有波形,这种波形与地震时记录的地震波不同。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011年纪伊半岛暴雨时出现的这种波形,发现了其与奈良县、和歌山县深层滑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研究小组基于上述发现开发出的这套系统,可利用计算机分析各观测点获得的相关数据,确定深层滑坡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据称,这套系统适应性广,能在滑坡发生后1至3分钟就迅速掌握相关信息,并能够迅速判断是否可能有堰塞体的形成。此外,这套系统还具有通过分析降水量等相关数据,预测堰塞体崩塌风险等功能。
山田真澄指出:"这种系统虽然无法提前预测深层滑坡,但有助于减轻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