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近期太阳活动频繁导致地磁指数异常 但与地震无关
东方网6月20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近日地球磁场表现异常,与此同时在全球多地发生有感地震,这两者之间有无必然联系?就此,记者昨天采访了地震和天文专家,专家表示,近日发生的地磁暴现象与地震没有必然联系,市民不必担心。
此前有媒体报告,在6月17日至6月18日,地球磁场的DST指数在6个小时内急剧下降了90,指数一度跌破-100,地球磁场表现已属异常。
而另一方面,中国台湾地区花莲近日连续发生有感地震,震级从2.9级到5.4级不等。6月18日凌晨3点05分,天津与唐山市玉田县交界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6月18日4点32分,日本宫城县海域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
“太阳活动最近一直在上升活跃期。”上海佘山天文台科普主管汤海明昨天说,地磁DST指数变化和太阳活动有关。
在太阳活动的上升期,太阳会抛射出带电粒子,会对地球的外磁场产生影响,就如同在平静的地球磁场上投射下了许多带电的“小石子”,从而改变了地球磁场的稳定性,产生了磁暴现象。
紫金山天文台的空间环境专家宁宗军表示,一般来说,只要太阳风的磁场中南向分量强,就很容易发生上述过程。虽然此次地磁暴达到了预警级别,但是级别不算最高,大型磁暴期间DST指数能达到-300。
宁宗军说,像过去48小时发生的地磁暴,在一年之中可能会发生数十次之多,过去都安然度过了,并没有什么可怕。他进一步解释,地磁暴发生的时间并不会太长,短则几个小时,和地震无必然关联。
地磁DST指数跳水是不是地震发生的前期预警信号?上海市地震局韦晓博士昨天介绍,最近DST指数确实变动幅度加大,但是地磁相关指数变化不是发生地震的充分条件,这次的变化主要还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不能和地震活动简单联系起来,市民不必担心。
地磁DST指数
测量的是中低纬度地磁水平方向的扰动,反映的是赤道上空的环电流强弱。这个指数每小时量测一次,最主要是量测地磁水平分量的强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