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陕西省地震局上下一致,迅速响应,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投身一线做好“防疫员”
“老同志们,为了防控疫情,活动室要暂时关闭,都回家吧!顺祝大家新年快乐!”。大年初一晚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条件保障中心主任马世虎急匆匆来到局老年活动室,说服正在下棋打牌的退休职工们离开活动室,关闭了活动室大门,防止人员聚集。因为单位的住宅、办公没有分开,马世虎和条件保障中心的干部职工既要保障办公场所的防疫消杀,又要做好院内居民的防控管理和服务,他们一天内对院内的近300户居民进行了逐一摸排,详细掌握了动向。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不分节假日,没有周末,忙碌在防疫工作的各个岗位上,构建了疫情防控的“防火墙”。
“没问题,绝对能行。”物业科张健斩钉截铁地说。春节前,张健刚做完腿部手术,取出了固定钢板,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收到了疫情防控的消息后,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带领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消杀,检查住宅楼安全隐患和卫生情况。
强化服务做好“保障员”
服务科的徐静是一名年愈五旬女同志,疫情防控期间她每天早7点和晚6点准时到职工食堂给炊事人员测体温,每天给院内居家留观的住户打电话询问健康状况、生活困难,主动帮助采购物资、倒垃圾。“阿姨,菜放您门口了,再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好的,好的,谢谢你了!”你经常能在居民楼内听见她和老职工这样的对话。由于家属楼都是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每天上楼下楼,她的腿都走肿了。
1月底,所有药店已经买不到口罩等防护物资,怎么办?面对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条件保障中心白顶有多方联系,紧急采购到200个口罩和300升84消毒液,解了燃眉之急。随后,他又通过亲朋好友多方打听销售渠道,陆续采购到急需的医用酒精、测温枪和一次性口罩,保证了大院消毒、人员测体温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大院封闭管理后,他又带领保卫科联系片区找来蔬菜销售商,定期来院内摆摊,为了方便群众生活,减少外出风险。
疫情防控 “一股绳”
疫情开始蔓延以后,我局多名职工主动表示想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我局发出了捐款号召以后,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通过微信转款、电子转账等形式,短短一天之内迅速将捐款以党费形式交给党组织,用实际行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2月初,疫情形势十分严峻,在口罩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周至地震台青年职工宋雨萌多次寻找购买途径,几经辗转,最终从国外代购N95口罩100只,她未给自己留下一只,直接寄给了物资需求更大的湖北地震局,而她自己则坚持在台站待了40天没有外出。物业科张健也拿出了自己储备的25只口罩分给了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个人能力有限,但是面对疫情,大家都在尽力奉献自己的一点点微薄之力。
保障地震安全“放哨兵”
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地震安全保障也一刻不能放松。为减少人员流动,局台网中心职工克服生活困难,值班时间调整为连续48小时。台网中心青年职工还创新台网运维方法,利用工作群、远程视频等手段,实行台网运维一般工作远程办公、台站维修维护远程指导,努力保障台网正常运维。国家地震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组的王党席、李垚奇、张璐等同志,克服疫情期间交通入村、住宿餐饮等困难,与施工单位一起解决台站建设的质量及进度问题。临潼地震台曹冲既要做好台站住户疫情防控工作,又要保障台站正常运转。他挨家挨户询问住户身体状况以及近期去向和接触史,定期对办公楼、家属楼等公共区域进行病毒消杀作业,并用自己的私家车往返几百公里采购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每天自己驾车进行水氡采样工作。榆林地震台贺巍、王静克服疫情期间食宿困难,一天之内往返624公里完成仪器维修。泾阳地震台干部职工克服交通控制影响,背负设备,徒步前往无人台检修仪器,切实保障了基层测震台的运行率。疫情发生以来,陕西地震台网平均运行率99.5%以上,优于往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