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构造演化与模拟研究团队张翠梅、孙珍、赵明辉等科研人员,联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Gianreto Manatschal和Daniel Sauter,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地质总师庞雄,中国海洋大学李三忠教授等,利用南海北部最新的综合大洋发现计划...
发布时间:2021-05-27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志以2016年2月6日发生在台湾高雄市地震为例,从深部三维多参数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了该大地震的孕震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亚洲地学杂志》。该研究结论,可为台湾南部乃至整个台湾俯冲带的灾害性大地震产生机制...
发布时间:2021-0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当前,用于尽早捕捉地震波信号的一张实时地震监测大网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在今年防灾减灾日前夕,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强、李山有和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研究员金星、南方科技大学陈晓非...
发布时间:2021-05-06 来源:科技日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6日报道,科学家在2021年欧洲地球科学联盟(EGU)大会上提出最新结论称,大陆地壳出现的时间比此前认为的早约5亿年。大陆地壳对板块构造、海洋化学和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有助进一步揭示地球生命诞生的环境。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地球在45...
发布时间:2021-04-25 来源:科学网
地球科学的使命是帮助人类看清赖以生存家园——地球,包括看清过去、现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内涵,数字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正在催生新的科学范式。在上世纪板块构造理论之后,地球科学的下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迟迟未现,地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科学的结合或可能成为...
发布时间:2021-04-19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全球变化下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动力—生地化过程及其可预报性研究核心团队冯洋研究员等人联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莫斯登陆海洋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在...
发布时间:2021-04-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二叠纪末的生命大灭绝事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课题组最近提出一种新观点,他们以高精度镍同位素分析为主要手段,对加拿大北极地区的晚二叠-早三叠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产生的含镍气溶胶,是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的重要因素...
发布时间:2021-04-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4月1日发布消息表示,“洞察号”探测器探测到两次火星震,震源位于火星上被称作科柏洛斯槽沟(Cerberus Fossae)的地方。据报道,“洞察号”3月在科柏洛斯槽沟地带监测到两次强烈且清晰的震动,震级分别为3.3级和3.1级。“...
发布时间:2021-04-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忠庆课题组王文忠博士与合作者研究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这将对理解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下地幔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圈...
发布时间:2021-03-24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卫东课题组李贺、孙卫东与综合大洋钻探(IODP)351航次首席科学家Arculus教授等IODP专家合作,在《自然—通讯》发表了关于新生代伊豆小笠原俯冲起始的文章。据了解,俯冲带和岛弧早期阶段形成的岩浆特征与成熟岛弧体系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是研...
发布时间:2021-03-15 来源:中国科学报
从地震记录推算地震震源机制是个耗时的计算过程。目前世界各地地震监测台网在速报信息里只有发震时刻、震级、地点和深度等内容,不包括震源机制参数。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捷课题组在监测地震、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领域取得新...
发布时间:2021-03-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地球的富氧大气在约10亿年后或将回到一种贫氧、富甲烷的状态。该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氧含量在宜居星球并非永远不变,这对人类在其他类地行星上寻找生命具有启示意义。最新论文介绍说,判断行星可能有...
发布时间:2021-03-01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研究员史仁灯等在青藏高原西部日土地区发现首例非俯冲成因玻安岩系火山岩,为探讨大洋俯冲及陆-陆碰撞造山提供新视角。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岩石学》。玻安岩是指具有尖晶石、橄榄石、辉石斑晶和高镁、高硅、低钛地球化学特征的...
发布时间:2021-02-23 来源:《地质论评》
近日,河北地质大学教授丁毅团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中旗的山区进行野外调查时,意外发现了由一片由第四系红色泥岩和碎屑沉积岩组成的红色山谷地貌,该处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绿色的覆盖和出露的红色岩石组成、有潺潺溪水、宁静的山谷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目前,...
发布时间:2021-02-1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知不觉中,实“鼠”不易的一年就要过去,牛气冲天的新年已在眼前。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正准备过春节的你,有没有感到时光飞逝,24小时太短不够用?其实,这不光是直观感受,科学地来讲,现在时间的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今年年初,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
版权所有:陕西省地震局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边家村水文巷四号
电话:029-88465498(应急值班) 邮编:710068
陕ICP备11004727-1号 网站标识码bm5326000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295号
网站地图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