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5 来源:澎湃新闻
距离上次事故11年后,冰岛的火山学家终于准备要打开通往“地狱”的大门了。《科学》网站近日报道,冰岛地热研究中心正计划从Víti(冰岛语中的“地狱”)火山口边缘打一口深井。冰岛地热研究中心科学主管Ottó Elíasson认为,十年后这里可能成为全球火山学的中心。冰岛可谓“冰与...
发布时间:2021-10-18 来源: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
发布时间:2021-10-08 来源:新华网
8月21日至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教授李渝生一行8人,连续在高原奔波、在险峻的陡坡取样、忍受着高原反应进行测绘、深夜撰写工作日志……28天中,科考队员4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先后抵达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南缘,...
发布时间:2021-09-27 来源:科学网
板块俯冲作用可以使地表物质向下,到达地壳深部或地幔,从而引发水等挥发分物质的深部再循环。然而在地球演化的早期阶段,并不存在现代的板块构造。在那时,地表物质是如何运动、演化的?是否也存在“地表物质深循环”?为深入探索地球早期的动力学机制,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
发布时间:2021-09-16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年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春为学科带头人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超大陆学科团队聚焦造山带演化与超大陆重建、古地磁超大陆重建、超大陆演化过程数值模拟与大数据G-plates重建以及大陆演化的生命环境协同效应四个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近期,团队成员姚金龙教授等人与澳...
发布时间:2021-09-06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地球上几乎没有什么力量比一次大型火山爆发更强大了。威力最大时,火山会将数百万吨阻挡阳光的粒子“注入”大气层,使地球冷却近5年,危及农作物,导致“无夏年”。最近的一次是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导致全球气温暂时下降0.5摄氏度。然而,越来越明显的是,人类驱动...
发布时间:2021-08-30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李泽峰特任研究员与合作者一道,利用分布式光纤阵列(简称DAS)与其他传统的地震监测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提高大地震后快速响应系统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AGU进展》上。大地震之后会跟随大量余震,往往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中国科学报
7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深部地球物理学科组博士研究生黎雨晗、副研究员黄海波、研究员丘学林,联合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教授Ingo Grevemeyer,在中沙地块的伸展—海底扩张过程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
发布时间:2021-08-02 来源:人民日报
地震发生后,避险减灾每一秒都十分宝贵。地震预警是在震后快速、准确地向可能受灾的区域发布预警信息。20世纪90年代,我国陆续开展了地震预警系统建设。近年来,吸纳国际先进理念,结合地震台网实际,我国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地震预警技术。2022年底,我国将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发布时间:2021-07-21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小平团队成员徐健与国内外合作者联合研究,揭示了一套俯冲带纯沉积物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地质学会会刊》。地球不同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存在主要由花岗质岩石组成的大陆地壳。前人将由变火成岩部分...
发布时间:2021-07-13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深海地球动力学学科组助理研究员张江阳、研究员张帆、特聘研究员林间,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宏峰,在马里亚纳海沟俯冲岩石圈的三维挠曲形变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构造物理学》。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西北...
发布时间:2021-07-05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孙普在《地球科学评论》发表文章,揭示了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岩石圈减薄和增生、岩浆活动、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性质等的重要影响。记者了解到,以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界,中国东部在地势、地壳厚度、布格重力异常、岩石圈厚度均与西部存在巨...
发布时间:2021-06-24 来源:科技日报
地球大陆板块形成以来分分合合,数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格局与现在大不相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正在执行的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中,在柴达木板块北缘的全吉山地区首次发现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相关化石和冰川沉积表明,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晚期,柴达...
发布时间:2021-06-15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志和杨小秋等科研人员,研究揭示流体侵入在地震孕育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固体地球》。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诱发地震的因素众多,目前研究普遍认为,...
发布时间:2021-06-07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报道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日本东北大学的合作研究成果。团队利用最新的天然地震数据对全球多条俯冲带大洋软流圈结构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层析成像研究,揭示了俯冲大洋板块之下软流圈的低速不均一性特征,并发现这种不均一性与9级以上巨大地震的发震位...
版权所有:陕西省地震局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边家村水文巷四号
电话:029-88465498(应急值班) 邮编:710068
陕ICP备11004727-1号 网站标识码bm5326000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295号
网站地图 手机版